他們雖不是病患者,但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卻不可小覷。
病患照顧者是一份24小時無休止的工作。照顧者,泛指需要照顧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殘疾人士、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的人,多為被照顧者的親屬。根據2013統計處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資料顯示,全港現有超過20萬名「同住照顧者」,當中有近6成照顧者,每周照顧時數超過40小時,另外更有1成人每周照顧時數高達100小時。
照顧者除了要照顧病患的生理需要之外,還要處理自己與被照顧者的情緒問題。照顧者很多時為了照顧長期患病的家人而忽視自身的需要,導致精神和身體上都承受巨大壓力。有些照顧者更因長期無法紓解這壓力,出現「過勞」(burnout)這種精神狀態。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過勞」(burnout)重新定義為一種與持續工作壓力有關的慢性綜合症。根據香港衛生處的資料顯示,
如果你有以下徵兆,你有可能已經處於「過勞」的邊緣。
到底應如何避免或改善「過勞」的問題?專家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要知道照顧者在照顧病患以外也有自己的工作和職責,一個人不可能扛下所有責任。因此,照顧者千萬不要抱著「捨我其誰」或「非我不可」的心態,獨自苦撐。 照顧者可以寫下一個工作列表,完成了首要的任務,再適度、有系統地把責任分擔予其他親人。除此之外,照顧者可以鼓勵患者做一些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的事情,提高其獨立及自我照顧的能力。照顧者絕對不需要因此而愧疚,也別不好意思開口請人協助。要謹記,你已經盡全力了。「知道有人支援」本身就是一種鼓勵,可以讓人穩定,讓人安心。
如果照顧者有感眼前的工作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最好先放下照顧工作。照顧者可以利用政府或市面上提供的臨時護理服務,騰空一兩天讓身體稍作休息、緩解壓力。一般臨時的上門護理服務涵蓋不同範疇,無論是上門護理、上門打針、出院後護理,或是陪診、照顧起居和進行戶外活動,都是由專業護理員協調。 無微不至的私家看護服務至少可以令照顧者安心先處理好自己的事。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善待自己,給予自己私人空間。有多人可能會反問,單單是照顧別人我都已經忙到身心俱疲,哪裏還有時間和心力「對自己好一點」?如果你無法放下照顧工作去旅行、逛街,甚至連抽時間做運動、閱讀、見朋友或吃好東西,都做不到的話,沒關係,可以從簡單的小事做起。 舉例說,如果一口雪糕可以讓你的身心狀態好一點,不妨去做、去吃、去試。在做選擇的時候多為自己打算,獎勵一下自己。
說到底,有健康的身心才能照顧好家人。
其他話題 Other Topics
最新的文章 Latest Posts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超過3,000位照顧者已經訂閱我們的資訊!訂閱我們的資訊,你可獲得免費護理工具、專家護理知識和同路人分享。立即訂閱,也可以隨時取消。請在此填寫你的姓名和電郵地址:
Phone: 3905 4000
WhatsApp:
9883 3490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ployment Agency License No: 66596
Office Hours: Mon-Sun, 8:00am - 9: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