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照顧認知障礙症長者,除了照顧日常起居,照顧者也適宜在長者日常生活中安排認知訓練的元素。以下,我們會介紹一種常用認知訓練方法 - 懷緬治療 ,簡述其理論基礎、好處、注意事項等讓照顧者參考。透過居家懷緬治療,長者無須到社區中心,安在家中也能活動腦筋,延緩腦退化。
雖然認知障礙症(又稱腦退化症)現時未有方法根治,但及早進行適當認知訓練,配合藥物治療,可以幫助延緩病情發展。外國有一個長達10年的 研究 ,針對二千八百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進行認知訓練,連續五至六星期鍛煉長者記憶力、推理能力、處理訊息的速度等。研究發現,參與者的認知能力有顯著改善,證明認知訓練有效延緩腦退化。香港很多日間中心都有提供認知訓練,但除了日間中心和老人院,在家中都可以進行簡單的認知訓練,尤其適合行動不便的後期認知障礙症長者。懷緬治療就是其中一種認知訓練,適合不同認知障礙症階段的患者。
懷緬治療主張透過場景、氣味、聲音等不同的感官刺激,例如音樂和食物味道,喚起認知障礙症長者的記憶。懷緬治療透過回顧人生,協助長者整頓價值觀、理順自己的回憶和生活歷程,並重新找回生活意義和自信心。懷緬治療可以一對一或群組的形式進行,但由於懷緬治療涉及較多個人分享,在家中一對一進行懷緬治療可讓患者更安心抒發感受。
根據學者 J.D. Webster於1993提出的 「懷緬功能量表」(Reminiscence Functions Scale)
,懷緬治療有以下七種作用:
懷緬治療鼓勵患者抒發情緒,紓緩認知障礙後期患者出現的抑鬱問題,並改善及維持他們的溝通及社交能力。
進行懷緬治療無須特別購置工具,照顧者只需準備懷舊物件,例如患者年經時的相片、舊香港照片、金曲等。照顧者可由遠至近和患者一起整理回憶,隨著時間的轉換,把患者帶回現在。懷緬時,照顧者要注意避免不斷提問 ,盡量使用引導式的方法喚起記憶,以免長者面對太多問題感到困擾。
正如資深Evercare 保健員陳楚虹姑娘分享到:「與其拿著照片不斷問長者『這是什麼地方?』,照顧者應引導説『這裡是日本,左邊是我,中間是你,那右邊是誰?』」
如果長者只是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症,懷緬治療可以是簡單的對答,照顧者亦可以請長者用圖畫或簡單文字回顧人生。
如果認知障礙症長者病情以達至中後期階段,長者可能會變得嗜睡或容易情緒波動。這時,照顧者應該在懷緬治療加入更多感官刺激的元素。照顧者可以多訓練患者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如冷熱、痛、觸壓等感覺)。舉例說,照顧者煮患者喜歡吃得餸菜時,可以請患者在旁看、聞味道,問問他們對味道的意見。挑食材時,可以先讓患者觸摸食材。有研究指,這種有較多感官刺激的懷緬治療可以安撫情緒,有助強化認知障礙症長者的記憶力、表達力,及集中力。
以下圖表可以讓照顧者根據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病情調整懷緬治療的環境、感官刺激的活動和教材:
適合嗜睡的認知障礙症患者 | 適合情緒容易波動的認知障礙症患者 | |
---|---|---|
環境 | 可播放明亮、節奏較快的音樂。可以在較明亮的房間進行懷緬治療。 | 可播放清柔、緩慢的懷舊音樂。房間的顏色和光線可以比較柔和。患者可閉上眼睛進行懷緬治療。 |
嗅覺、 味覺 | 照顧者可選擇氣味較刺激的物件/食物進行懷緬治療,例如冷熱對比大的食物。 | 照顧者可選擇氣味較平和,較甜和香的物件/食物進行懷緬治療,例如香水、果汁等。 |
觸覺、動作 | 照顧者可選用家中材質較粗糙的物品進行懷緬治療,例如以前用過的毛巾、毛刷。照顧者不妨鼓勵患者做一些拍手、輕觸的動作。 | 照顧者可選用家中材質較平滑的物品誘發記憶。照顧者在進行懷緬治療時可以擁抱、按摩等,平復患者的情緒。 |
參考資料: 職業治療師 沈明德
其他話題 Other Topics
最新的文章 Latest Posts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超過3,000位照顧者已經訂閱我們的資訊!訂閱我們的資訊,你可獲得免費護理工具、專家護理知識和同路人分享。立即訂閱,也可以隨時取消。請在此填寫你的姓名和電郵地址:
Phone: 3905 4000
WhatsApp:
9883 3490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ployment Agency License No: 66596
Office Hours: Mon-Sun, 8:00am - 9:00pm